返回

拾箸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五章鹅梨香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何清沅去过郡王府的第二日,沈檀书这边又被下了帖子。

    接到帖子时,沈檀书是诧异的:“郡王妃要找我去一趟郡王府说话?”

    她素来不爱出门和人走动,京中的闺秀起初碰了一段时间的壁后,慢慢地也就放弃了给她下帖子这回事。和郡王妃这等已经成婚的女子,更是没有往来。想来想去,应该还是因为先前府上的人救了她家小县主的事情。

    沈檀书不由得揉了揉眉心,发愁道:“先前不是已经让人去请过清沅到她们府上作了吗,礼物也都送了。三七是兄长的人,我又插不上手,何苦来为难我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鹊芝连忙逢迎道:“她们怎么说都是下人,怎能和主子您比。谢礼不过是份心意,自然还是要当面谢过姑娘才能体现出郡王妃的诚心。”

    沈檀书烦道:“哪门子的心诚,又不是我让人救了小县主的。”

    她对这种事向来敏感。

    沈端砚一跃成为首辅后,她这个昔日的土包子也成了京城闺秀们眼里的香饽饽。起初有人邀请她一同出去玩,又费尽心机地打听了她的喜好,极力逢迎。她那时候头脑简单,被别人一哄就上了钩,傻乎乎的对人一片真心。

    没过两天,她当时的小姐妹就跟她谈心,说起自家父兄叔伯在官场上如何如何不得意。

    沈檀书虽然单纯,但又不是傻,当场就跟人翻了脸。从此以后,再有人下帖,她一概不接,只和两三位还算放心的闺秀相交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她不愿意去郡王府上见人还有一个原因,眼下快到七月了。往年这个时候京城不下雨,日头又好,正是晒书的好时候。然而她一边要盘点书册,另一边手头最近有几本书还没抄完,正在日以继夜地赶工,实在不愿意为这种事情耽搁了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这两天她都没空处理何清沅的事情。

    燕草见状不好,连忙上前去安抚道:“姑娘莫急,不过是见个人罢了。这些日子姑娘日日在小书斋里看书,想必也累了,只当是出去透透气也好。说起来郡王妃人只比过姑娘年长不了几岁,身份虽高,但也不比她低过哪去。只当是随便见个人罢了,若是能交上朋友,也是美事一桩。”

    沈檀书在脑海里搜索到了和临安郡王府有关的信息,突然一口气松了下来:“罢了,我走一趟便是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鹊芝、燕草也双双松了口气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明天沈檀书去郡王府该穿什么衣服、配什么发饰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沈檀书便出了门。

    她今日难得出来,故而还是稍微用心打扮过的。她穿了一身烟水青的对襟琵琶袖上衣和一条月华裙。裙子虽然颜色素雅,但光线好的时候,行走之间,裙摆之间仿佛有月华流动,这也正是月华裙得名的由来。

    轿子一路晃晃悠悠的,倒也唤起了沈檀书的思绪。

    沈檀书记得这位郡王妃,说起来还是因为温七的缘故。

    温七向来体弱多病,不常出席京城中的宴会。偶尔露面的几次,身边都有交好的闺秀陪伴在一旁。

    沈檀书对其中两个闺秀的印象尤其深。一个性情温婉,另一个身材高挑,容貌明艳,看模样性情大方又爽朗,喜着红衣,便是她即将要见到的这位郡王妃了。

    当年宣平帝即位,京中局势变动,原先附属另外两位皇子的党羽纷纷落马。永宁侯府轰然倒台,与之交好的人家多少也受了牵连。这位郡王妃的娘家据说正是受到了波及,才有了一场仓促的婚事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沈檀书微微垂眸。

    世家大族的女子,婚姻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。纵然她们年少时享受了多少锦衣华服、山珍海味,到婚姻大事上,还不是和普通女儿家一样要听父母之命。甚至到了家族败落之际,女儿家的婚事,就是利益交换的筹码。即便不是世家大族出身,父兄位高权重的,都脱不了这个命运。

    昔日的郡王妃如此,她也亦然。

    只是不同的是,她是愿意的,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去做。

    转眼的功夫,郡王府就到了。

    阿缥和她的孪生姐妹阿绛已经双双在郡王府门口等候多时,一见沈檀书下了轿子,立即殷勤体贴地边和她寒暄着,一边引着她往里面走去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中,沈檀书被人引着,一路来到了郡王妃的住处附近,只见屋外廊下多种了各色名贵草木,兼有数株垂丝海棠。如今花期已过,除了偶尔两三株上还有半朵残红未褪。

    门外两位随侍的丫鬟见人来了,轻手轻脚地为她们推开门,又退立在两边。待沈檀书她们进去,门在身后悄然合上。整个过程,没有发出一丝声音。

    沈檀书一进门,只见屋内锦幄低垂,地上铺着长毯,部有高头翘几和两张花梨木坐塌,想来是会所用的陈设。

    当地放着一座紫檀底座的大理石插屏,上面绘了山水花鸟,笔墨浓淡相宜,花鸟盎然生趣,共有十二幅。笔法古朴有致,又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笔。

    转过插屏,就是郡王妃的寝房。

    

第二十五章鹅梨香(1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